若合一契,渾然一體,說的是榫卯
方寸之間,了然于心,說的是工匠

一張案幾、一堂家具、一座園林、一方天地,由小而及大。
這是紅木家具所處的文化生態,也是天人合一的中國文人閑情逸致。在園林、廳堂、居室等場景里,紅木家具獨特的文化生態,讓人回味。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主要在于高度的抽象和體驗式的還原,而紅木家具之所以會成為中國工藝品中最具人文特質的經典代表,其深層的原因就在這里。

器物美
回溯紅木家具臻于“詩意境界”的歷程,正是在江南文人雅士崇尚清雅、寄情山水的含蓄美學啟示下,匠師們不斷打造出天工與人巧合一、簡練與含蓄相濟的藝術品杰作。
紅木家具器型是一大美。包括結構的合理性、空間透視的視覺效果、紋飾安排的協調統一、整體疏密曲直的形式節奏等內容,把東方人文美學與使用功能配合得天衣無縫。

另一大美無疑是工藝之美。紅木家具中常用的榫卯結構便有好幾十種,是紅木家具的靈魂。工匠們須做到“順紋出榫、斜面接合、卯榫互吃、構件相錯”,惟有如此才能確?!叭f年牢”。
除此之外,為紅木家具整體構思與局部修飾的完美融合而產生的雕刻工藝,給紅木家具最后披上的生漆工藝等也是形成紅木家具器物美的重要環節。

歲月感
新制作的紅木家具固然有其美感,使用日久的家具亦有獨特的歲月厚重感。
業內稱其為包漿,也稱作“皮殼”,經長年累月氣候冷熱干濕不等的條件下,通過空氣氧化而使器物形成一種肉眼可見的表皮,加之幾代人長久使用觸摸這層皮殼閃現出一種自然的光澤感,且柔和渾成無一絲做作的感覺。

從科學的角度解釋,就是木材中是含有水分的,適當的水分存在可以保持木質的韌性。
這樣木頭也會被賦予了人的性情,在時間的磨石上,被歲月的流逝運動慢慢打磨出來的,那層微弱的光面異常含蓄。

文化載體
紅木家具的器型、風格也是很有講究的。紅木家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載體之一,已經成為中國外交場合閃亮名片,接見各國政要以及重要會議,紅木家具成為了重要主角。
在這些招待國賓的場所,紅木家具多以典雅、穩重為主題,以中國傳統的紋樣和西番蓮紋等相結合,寓意國家安定祥和、人民安居樂業。

時至今日,紅木家具亦然成為一張新的國家名片,在世界民族之林重塑當代東方美學歷史地位。
生活是藝術之源,實用是家具之本。
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銳意創新,讓作品巧妙地融進現代元素,使其既不失古典風范,又能滿足時代審美需求。這就是當代紅木家具的美學氣息。
